您现在位置:现代生活周刊网 >> 新闻资讯 >> 浏览文章新闻资讯
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种29日离开温室,移栽田间,成功“安家”
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种29日离开温室,移栽田间,成功“安家”。
上午8时左右,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加峰博士带领团队4人开始在温室拔秧,拔下的秧苗被放到若干烧杯里面,经过50分钟左右的车程来到位于广州增城的华南农业大学试验田基地。
在试验田基地,记者看到,研究人员首先把8组双行红绳拉到田间,然后把“天稻”秧苗有序地摆放在田基,在去掉部分顶端的叶片后,再沿着红绳的位置一株一株整齐插入土中。整个过程持续约一小时。
与普通插秧相比,“天稻”的插秧工作要更为细心周到。王加峰介绍,研究人员等到“天稻”长到最适合的秧龄,约三四片叶子的样子进行插秧;土的硬度也要适中,太硬容易在操作时伤根伤苗,太软秧苗容易歪斜、深陷;插秧的力度、分布的疏密都要讲究。
“拉绳是为了保证秧苗插得又直又匀,把顶端叶片去掉是为了防止飘苗浮苗烂苗。我们插秧的指法是用食、中、拇三指护住根部下到土里,以每穴单株的方法插入土里3厘米的位置,原则是‘浅而不倒’,既保护根部,又便于后期研究、跟踪。”王加峰说。
在同一块田地里,还有“长征五号”稻种、重离子辐照稻种,后期研究人员将分别对深空搭载、近地轨道搭载、地面模拟这三种稻种进行对照,以育选出最优品种。插秧之后,研究人员接下来会施肥、喷药等,预计5月底或6月初迎来抽穗期,7月上旬将收获果实。
这批共计40克的“天稻”于2020年11月搭乘嫦娥五号登月,历时约23天、76万公里的“环月旅行”返回地球,并于2021年2月26日完成播种。
下一篇:没有了
- 03-29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种29日离
- 03-29「国大药房」常见咽喉问题怎么办
- 03-27实力刷屏!GA4 PLUS/G
- 03-27广祺汽车在临沂正直汽车主体公园
- 03-274月3日岱崮卡丁车免费玩
- 03-27看美丽的万亩桃花,去岱崮
- 03-26费县中医医院举办“庆百年华诞
- 03-26葡萄老人潘廷富的画值多少钱
- 03-19扫码收集个人信息应有限度
- 03-192批次样品高锰酸钾消耗量不符合
- 03-19一中学因违反土地管理法被罚款金
- 03-19济宁市:D815、321、33
- 03-19日照小学校门口安装请求式信号灯
- 03-19临沂强化财政资金保障,健全完善
- 03-19120亿元的正威华能金属新材料